恒溫恒濕試驗箱憑借其對復雜氣候環境的模擬能力,已廣泛應用于電子、汽車、航天、醫療器械等多個行業,成為產品質量檢測與性能驗證的核心設備。為降低設備使用中的故障風險與安全隱患,設備廠家在生產階段已配備完善的安全保護裝置,但這并不意味著操作時可掉以輕心。只有嚴格遵守規范操作規程,才能切實保障人身與設備安全,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。
一、嚴守用電規范,筑牢安全第一道防線
用電安全是恒溫恒濕試驗箱操作的首要前提,因設備運行依賴穩定電力供應,電氣系統異常極易引發觸電、設備燒毀等嚴重事故,需重點關注以下要點:
必須可靠接地:設備電源需連接專用接地裝置,確保接地電阻不大于 4Ω,通過有效接地釋放靜電,避免靜電積累引發元器件損壞或操作人員觸電;接地導線需選用黃綠雙色專用線纜,且連接牢固,不可與其他線路混用。
匹配額定電壓:需提前確認設備額定電壓(常見為 220V 或 380V)與現場供電系統一致,嚴禁在電壓過高或過低的環境下運行設備;若現場電網波動較大,應搭配符合設備功率需求的穩壓器(建議預留 20% 以上功率余量),防止電壓不穩導致電路保護裝置跳閘或壓縮機、溫控器等核心部件損壞。
斷電操作禁忌:在設備接線、安裝調試或檢修時,必須徹底切斷總電源,嚴禁帶電操作;外接測試線纜需整齊排布在設備測試孔旁,避免線纜纏繞、擠壓或破損,防止短路或信號干擾影響檢測結果。
二、嚴控箱門操作,規避試驗中安全風險
試驗箱工作時箱內處于高溫、低溫或高濕等極端環境,隨意開關箱門不僅會威脅操作人員安全,還會破壞試驗環境穩定性,影響設備性能,具體需注意:
禁止隨意開門:試驗過程中箱門若突然開啟,高溫環境下可能導致熱氣流沖出燙傷操作人員,低溫環境下則可能使冷空氣外泄凍傷皮膚;同時,箱內溫度驟變可能引發可燃試驗品自燃,或觸發設備火災警報系統導致試驗中斷。
減少開門對設備的損傷:頻繁開關箱門會導致箱內冷量或熱量快速流失,迫使壓縮機頻繁啟停以維持設定參數,長期如此會加速壓縮機老化,縮短使用壽命;此外,冷熱交替還可能使蒸發器結霜結冰,堵塞制冷管路,導致制冷功能失效,嚴重時需停機解凍,大幅延長試驗周期。
規范開門流程:若因特殊情況確需開門(如緊急取放樣品),操作人員需穿戴隔熱手套、護目鏡等防護裝備,緩慢開啟箱門,待箱內氣流平穩后再進行操作,操作完成后立即關閉箱門,確保試驗環境快速恢復穩定。
三、規范樣品擺放,保障檢測結果精準性
試驗樣品的擺放方式直接影響溫濕度在箱內的均勻分布,若擺放不當,不僅會導致樣品受試不均,還可能堵塞設備風道,影響整體試驗效果,需遵循以下原則:
控制樣品體積:單個或多個樣品的總體積不得超過試驗箱有效容積的 1/3,避免樣品過多占用風道空間;若樣品體積較大,需預留足夠間隙,確保箱內空氣能夠順暢循環,防止局部溫度、濕度偏差超出允許范圍。
均勻整齊排布:多個樣品擺放時需保持間距均勻,不可堆疊或緊密排列,確保每個樣品都能充分接觸試驗環境;同時,樣品不得遮擋進風口、出風口及溫濕度傳感器,防止傳感器檢測數據失真,導致設備誤判環境參數,影響控制精度。
四、重視環境與搬運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
設備的放置環境與搬運方式對其長期穩定運行至關重要,不當的環境或搬運操作可能引發設備故障,需重點關注:
優選放置場地:設備應安裝在灰塵少、通風良好的室內環境,避免陽光直射、雨淋或靠近熱源(如暖氣、烤箱);周圍需遠離易燃、易爆、強腐蝕(如酸堿溶液)及強輻射物品,防止設備外殼腐蝕、電氣部件老化或內部電路受輻射干擾。
規范搬運操作:搬運設備時需輕抬輕放,避免劇烈震動或碰撞,傾斜角度不得超過 45°,防止制冷系統中的制冷劑泄漏或壓縮機內部部件移位;設備搬運至指定位置后,需靜置 1-2 天再通電使用,待制冷系統內的制冷劑充分回流,避免因制冷劑分布不均導致壓縮機損壞。
五、明確人員資質,杜絕違規操作
恒溫恒濕試驗箱屬于精密設備,操作人員的專業能力直接關系到操作安全與試驗質量,需嚴格執行人員準入制度: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,熟悉設備的工作原理、操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項,并通過考核后方可上崗;嚴禁未培訓人員擅自操作設備,防止因操作失誤引發安全事故(如誤觸電氣部件觸電、違規開門導致受傷)或設備故障(如誤設參數導致溫濕度失控)。
此外,設備運行過程中,嚴禁操作人員用手觸摸電氣控制柜、風扇等運動部件或高溫 / 低溫區域,避免觸電、機械傷害或凍傷燙傷。只有將上述操作要點落到實處,才能在充分發揮恒溫恒濕試驗箱功能的同時,最大限度保障操作安全與設備穩定,為各類檢測工作提供可靠支撐。
|